核心提示:對于身患癌癥的晚期患者,到底是在醫院治療?還是在家里“居家寧養”?怎樣呵護生命,進行最后環節臨終關懷,才能讓他們在余下的時間里獲得盡可能好的生活質量呢?
上海市今年擬在全市18個區(縣)都確立一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專門設立‘舒緩療護’病區接診收住癌癥晚期患者,并開展“居家寧養”等臨終關懷服務,每月給住院病人提供2000元醫療補助,“居家寧養”的每月1000元補貼醫療費用,給癌癥晚期患者免費提供止痛藥。
這引起了云南患者和家屬們的密切關注,他們想知道對于身患癌癥的晚期患者,到底是在醫院治療?還是在家里“居家寧養”?怎樣呵護生命,進行最后環節臨終關懷,才能讓他們在余下的時間里獲得盡可能好的生活質量呢?
姑息治療 讓患者有尊嚴地離去
“上午30克嗎啡、下午30克嗎啡,才能止住疼痛。”在云南省腫瘤醫院姑息醫學科病區,一位癌癥晚期患者的家屬告訴記者,患者來的時候營養非常差,瘦得皮包骨頭,醫生為他補充蛋白,經過檢查出現貧血,又為他輸了血,感覺舒服了一些。家屬說,“作為子女,我們也是盡人事,聽天命,希望他走得舒心一些。”
從2007年開始,省腫瘤醫院開始大量收治姑息治療的癌癥晚期病人。其中有很多的病人是因為疼痛等問題得不到解決,并且外科已經確定病人不能通過手術治療,從其他醫院、或急救中心轉送到省腫瘤醫院的姑息醫學科治療。目前,在昆明的大醫院中,還只有一家這樣專門針對癌癥晚期患者的姑息醫學科。
癌癥晚期病人最明顯的五大癥狀就是疼痛、惡心、嘔吐、便秘和失眠,通過姑息治療和心理慰藉的方法來緩解腫瘤造成的各種癥狀及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讓患者有尊嚴地離去。
經濟因素 讓家屬感到很糾結
一個家庭里有一個癌癥晚期患者,會牽涉到一家人的生活質量,經濟因素是個讓家屬們感到糾結的問題。
在與患者家屬的交流中,記者了解到,由于家境不一樣,經濟條件好的患者家屬會要求醫生一定要全力的治療,讓患者活的時間越長越好,醫生就會加強治療,比如補充蛋白、輸血等,盡可能多的運用治療手段。不過,也有的患者病情太重,家里的錢也用得差不多了,家屬也會產生這樣的想法:與其看著親人忍受著痛苦的折磨,不如讓其早一點安詳地“走”。
“這也是很多家屬的心理。”省腫瘤醫院門診部、急診科、綜合內科/姑息醫學科主任醫師王存德說,遇到這樣的家屬,醫生會與家屬進行溝通,如果愿意這樣做,就要在病歷上簽字認可,家屬不同意用的藥堅決不用,但是家屬指定用的不能停的藥還得用,另外,醫生還要從心理、精神上對患者進行治療。
出于經濟方面的考慮,一些患者和家屬放棄在醫院的治療,自己回到家里去“居家寧養”,自己開中藥服用,希望用價格相對便宜的中藥延長生存期,走得舒服安詳一些。
醫保問題 讓醫生感到很難辦
然而,很多患者達不到這一目的,最終還是需要醫生來幫助自己解決疼痛的問題。比如,癌癥晚期爆發性的疼痛,就讓患者難以忍受,但是癌癥患者不允許打杜冷丁來止痛,而要用嗎啡緩釋膠囊和針劑等來止痛,這就需要由醫生來指導用藥。
“在收治癌癥晚期患者的過程中,遇到一個問題是醫保的問題。”王存德說,由于各種相關政策的規定,還得考慮藥品百分比的問題、檢查的問題,但是這些病人到了醫院的時候,一般病情都很重,比如說20%的檢查費就沒有辦法為病人做。如果要讓晚期病人到相關的科室去做檢查,有可能病人因為病情太重在輾轉相關科室的途中就生命垂危發生死亡,這是已經發生過的事情。
“在省市醫保的病人,還真的難辦,但是癌痛需要姑息治療的病人又在增多,30%都是這樣的病人。”王存德說,晚期病人通常是并發病情很多的重病號,但由于病情太重,已經不可能做很多的檢查。